生物被膜的控制蕴藏巨大商机-国内聚焦-资讯-生物在线

生物被膜的控制蕴藏巨大商机

作者: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1-10-21T00:00 (访问量:1946)

当前,在临床医学领域,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出现抗生素药物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情况,以至于过去已经获得控制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出现再度流行的趋势,而一些非致病菌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也成为条件致病菌。
生物被膜是细菌吸附于有机体黏膜、插管、人工关节等生物医学材料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多糖等多糖复合物,相互粘连形成的具有生理功能的生物物资。生物被膜凭借其耐药屏障保护细菌不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它的形成是细菌对抗生素广泛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生物被膜的形成及结构
表面是微生物重要的栖居地,因为它们可以由此吸收营养物质。在微生物环境的表面,营养物质的水平通常会比其所处外周总体液相环境高得多,因此,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和活力也会普遍偏高。
借助显微镜载玻片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表面附着并生长的实验。将载玻片置入微生物栖居地,通过显微镜可以发现,微菌落像生长在天然源表面一样,很容易在设计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表面发育生长。这种表面也可以是营养物质,例如某种特定的有机物粒子,于是附着的微生物可以直接从该有机物颗粒行异养分解代谢该营养物质。
微生物包封在生物被膜内的表面生长可以借助于显微组织化学照片进行观察。经观察发现,微生物细胞包封在分泌的粘多糖内,同时可呈现由细菌细胞的微菌落附着表面生长的情形。典型的生物被膜包含有多层结构,可借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每一层的微生物形貌进行观察研究。
在生物被膜的发育和维持上,细胞对细胞的通讯是关键。一个细胞附着在另一个细胞表面就是表达生物被膜特定基因的一个信号。这些基因编码合成细胞对细胞的信号分子蛋白,以及由此蛋白分子开始多糖的形成。
临床上恶名有加的“铜绿色假单胞菌”就是一个生物被膜的产生者,它的主要信号分子就是被称为高丝氨酸内酯类的化合物。当积累起这些分子化合物时,就会导致趋化功能起作用,使得聚集在铜绿色假单胞菌细胞附近逐渐发育成为生物被膜,最终导致铜绿色假单胞菌演进成为临床上的囊性纤维化疾病。
如何破解细菌抗药性
人体中生物被膜内的细菌细胞为了避免受到攻击,免疫系统、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剂一般都很难突破生物被膜的屏障。
有关生物被膜的微生物生物学已经有多处报道,内容涉及牙科及囊性纤维化病变等临床医学,例如牙周病、肾结石、肺结核、军团菌病以及葡萄球菌感染等。不幸的是,在临床治疗操作中,植入物反而成为生物被膜发生的优良表面,如尿路插管、人工关节等。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多达1000万人因来自植入物或医学必要的插入物的操作而导致人工被膜感染。

www.chzbio88.com

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

地 址: 上海市杨浦区民京路658弄

联系人: 陈小姐

电 话: 15821625591

传 真:

Email:muzhou88@aliyun.com

相关咨询
ADVERTISEMENT